杨品家的“正业”|法治守沪者 (2021-10-30) 来源:上海市司法局
在大家的认识中,戒毒人民警察是什么样的?是不是高墙内、大檐帽、做矫治、管对象?
你见过会做八大菜系,精通徽菜、鲁菜、上海菜的人民警察吗?你见过能熟练运用信息化仓管系统,每一件物品了然于胸的人民警察吗?你见过整理被褥、消杀清洁可以媲美星级酒店清洁员的人民警察吗?你见过穿街走巷、帮回归戒毒人员解决难题的人民警察吗?今天,就带你认识这样一位戒毒人民警察——不务“正业”的老杨,即使临近退休,却仍有百般武艺在身。
杨品家,2000年从海军上海基地后勤部退役,成为一名戒毒人民警察,2015年进入戒毒康复中心工作,一直从事民警食堂司务长工作。“即使还有两年就要不舍地脱下警服,也要为大家做好服务保障,这就是我的职责使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五星大厨?
一口大锅,几罐调料,各类蔬菜,经过烟火的洗礼,一道道美味的菜肴展现在大家面前。你以为这是哪位五星大厨的手笔,其实是戒毒康复中心人民警察的杨品家在疫情防控封闭执勤时的日常。
作为负责食堂的民警,在临时性封闭执勤期间,他想方设法为隔离备勤民警提供优质膳食,琢磨食谱,均衡营养,丰富搭配。他还善于发现问题,为患有糖尿病等特殊人群配制营养餐,掌握每位备勤民警的生日,为他们制作生日面,更是在2021年春节隔离备勤期间,主动请缨继续留下备战保障,为备勤民警提供了荤素搭配、色香味形俱全的年夜饭,让民警感受到了“家的味道”,就餐满意度达到95%以上。
星级管家?
在这两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康复中心有多少张备勤床位,有多少床被褥,有多少学习用品……
这些“家底”他都了然于胸。虽然他是一位即将退休的老同志,但是他爱学习爱钻研,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仓管系统管理仓库,做到物品精确定位,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每批次换防前,他总是主动加班加点,铺床单、套被套,摆放生活用品,做好卫生清洁,全力以赴做好70多名隔离备勤民警的被褥、生活用品的准备工作。杨品家还注重观察,及时为备勤民警配置睡眠耳塞避免民警因鼾声相互影响睡眠……正是这样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赢得了备勤民警的认可。
居委干部?
在隔离备勤的这两年,杨品家把工作重心放在了跟踪回访回归戒毒人员身上。今年,在戒毒管理局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他带领的团队深入社区,仅一个月的时间,奔波在崇明、宝山、虹口、普陀等区,像居委干部一样,穿街走巷,完成了48名对象回访工作,细心听取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生活状况,有的放矢开展引导帮助。
矫治对象黄某临近初中毕业的女儿患上脑肿瘤,他想考驾驶证来挣钱维持家庭生活,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衔接而不能考驾的特殊情况。杨品家一方面同社区工作者商量帮困,另一方面向康复中心党委汇报。经过多方努力,考驾资格恢复了,黄某女儿也得到多方的资助,激动之余黄某向康复中心送上锦旗一枚,表达了感激之情。
杨品家,59岁,中共党员,市戒毒康复中心民警,2020年获上海市公务员个人嘉奖、上海市司法局抗击疫情即时性表扬等荣誉。